NEWS & EVENTS
新闻资讯
立冬刚过,最近的天气真是寒冷异常,寒潮接二连三地袭来,让多地都陷入了“速冻模式”。这个时候,我们就要考验大家的保暖防护工作了。然而,在保暖方面,有正确的方法也有一些误区存在。因此,在进行保暖之前,我们应该先认清这些误区,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哦。
喝酒之后,血液加速流向皮肤,皮肤表皮会感到短暂温暖。酒精代谢之后,血管会回缩到正常状态,但此时体内的热能已经被过度消耗,所以会感觉更冷。
有些食物热量虽高,但不能暖身,比如油炸食品、曲奇、蛋糕等食品的主要成分是糖和脂肪,热效应很低,不能起到有效增加身体温度的作用。
手脚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后,如立即用“小太阳”等取暖设备,有可能造成皮肤损伤。外出归来,最好先轻轻揉搓使手脚慢慢恢复正常温度后,再移到取暖器旁。
这样被窝里的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洁气体越积越多,蒙头大睡以后,会感到昏昏沉沉,全身疲乏无力。
主动穿秋裤
最低温度低于10°C就应该穿秋裤了,并且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,秋裤的厚度要逐渐增厚
吃点暖的
吃钙含量高的乳制品,如热牛奶等有效帮助身体取暖
多运动
到公园漫步、散步、骑车等,最好每周3-5次,每次30-60分钟
泡泡脚
晚上7-9点,用40°C左右的水,浸泡双脚15-20分钟,让水漫过脚踝,泡至身体微微出汗,泡完后立刻擦干双脚,并穿上保暖袜
晒太阳
在阳光充足的时间和室内地点晒晒背,时间以10-20分钟为宜,晒到全身暖洋洋、微微出汗即可